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朱趙蕊)崔晨,男,漢族,1985年8月出生,中共黨員。2013年通過招考入警,被分配至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刑偵大隊,從事刑事技術員工作。從事刑事技術工作以來,崔晨出勘各類現場2000余起,為240余起刑事案件的串并偵破提供關鍵證據, 通過現勘分析比中嫌疑對象190余人,先后破獲20余個系列盜竊團伙案件、20余起重特大以上刑事案件。七年來,崔晨先后榮獲三等功兩次、嘉獎四次、全市優(yōu)秀刑事技術民警、全市政法系統優(yōu)秀基層共產黨員、2019年和2020年全省禁毒知識競賽一等獎、二等獎和兩屆個人答題王稱號,2018年、2020年因工作突出,2次受到公安部通報表彰,榮獲了“2018年度、2020年度全國刑事勘查工作成績突出民警”榮譽稱號。
【眼鏡架上的編碼】
2018年8月的某天下午,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接到報警稱:“有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在槐萬橋下郴江河道清理河道垃圾時,打撈上一個裝有女性尸體的黑色拉桿行李箱?!庇捎诖税感再|之惡劣、手段之殘忍非同一般,屬郴州市近來少有發(fā)生的重大刑事案件。因現場尸體面部已高度腐敗,無法辨認,死者身份不明,給案件偵查帶來了巨大的困難。崔晨通過對行李箱內物品的細心篩查,分析行李箱中用于沉尸的磚石就取自周邊河道。通過3小時對上下游河道的搜尋,確定了拋尸地點,此地距離尸體打撈點已有6公里。盡管在天黑前找到了拋尸現場,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。大雨沖刷著犯罪的痕跡,現場又地處郊區(qū),周邊未有視頻監(jiān)控,偵查工作一時又陷入了僵局,只有查出死者身份才可能是案件的突破口!崔晨迅速調整思路,這次他將關注點放在了附著在尸體上的零星物品。由于尸體高度腐敗,周圍還覆蓋著食物殘渣,現場散發(fā)著惡臭,在場的人一個個嘴歪眼斜,不得不捂著鼻子遠遠的走開。但崔晨仍然堅持走上前,幾次差點兒被熏倒,而他根本沒有在意這些,心中思考的是如何從現場發(fā)現有價值的線索,讓死者開口說話,為死者伸冤。他蹲下身在尸體附近細細翻找,撥開一層又一層的垃圾殘渣,并對剝離下來的物品反復觀察,發(fā)現在一副眼鏡架上印有一串編碼,他敏銳地捕捉到這可能是確定死者身份的一條重要線索。最終,通過這一線索查到該副眼鏡的顧客信息,確認了死者身份,為毫無頭緒的案件提供了有力的偵查方向,該案件僅用24小時就迅速鎖定并抓獲犯罪嫌疑人,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民警不畏難,敢于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。
【貼在外墻的蜘蛛俠】
2016年國慶節(jié)過后,郴州市五嶺廣場附近住宅小區(qū)頻頻被盜,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,17戶居民家中現金、手機、電腦、金銀首飾等被盜,群眾反應強烈,甚至對公安機關的辦案能力表示懷疑。崔晨在現場勘查過程中,發(fā)現被盜財物中更有獨居老人的救命錢。面對老人家痛苦絕望的神情、其他失主的不理解,他決心一定要將犯罪分子繩之于法,才能給人民群眾一個滿意的交代。他細細將一系列的盜竊案進行歸納總結,發(fā)現了它們的共同點:相同的入室方式--剪防盜網、相同的鞋印、相同的環(huán)境。他大膽推測,系列盜竊案系同一人所為。某天凌晨3點,崔晨接到派出所報警稱某居民小區(qū)的兩戶住宅發(fā)生入室盜竊,他立即趕赴現場勘驗,在對現場的物證進行仔細比對分析后判斷,作案的正是近期在郴州盜竊的“飛天大盜”,崔晨利用專業(yè)技術對嫌疑人進行足跡追蹤,確認了作案路線。偵查部門通過這一關鍵線索,在當天中午將犯罪嫌疑人抓獲,此后使郴州市居民人心惶惶的飛天大盜徹底落網,還人民群眾一片祥和安寧。
【70米塔吊上的血跡】
11月的某天,市城區(qū)下湄橋一在建工地的塔吊頂部操作室被人為破壞,嫌疑人用鐵桿直插入塔吊的轉動軸,如不經意操作,會直接造成塔吊倒塌、人員傷亡,后果不堪設想。崔晨趕赴現場后,發(fā)現工地堆積著各種材料、器械,人來人往,取證難度大。經過短暫分析,作為案件第一現場,就必需上到操作室去。即便是塔吊離地70余米高,他冒著高空墜落的危險,毅然挎上10多公斤的勘查包,徒手爬上了塔吊操作室。事后他回憶起這驚險一幕,還是靦腆和現場派出所民警說道“冒點危險也是值得的,因為夜晚作案,嫌疑人同樣有高空攀爬的危險,那么不經意間,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的”。正是他的這份執(zhí)著,最終在塔吊轉動軸處的一根鐵桿上,發(fā)現一處新鮮血跡,并結合地面上的一些痕跡物證,鎖定了嫌疑人,為此案件的偵破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。
【小家大愛的逐夢】
刑偵技術是最為艱難、要求極高的工作。年輕的崔晨已為人父,面臨著較大生活壓力,但這并沒有影響到他對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。2017年4月,崔晨的岳父突發(fā)性腦溢血,不幸成為植物人。他在照顧好3歲孩子的同時,還堅持與妻子一同到醫(yī)院照顧老人。正是這樣的磨煉,使他變得比其他同齡人更愛鉆研的韌勁,更加奮進的拼搏,更具強烈的責任感。在工作與生活中,識大體、顧大局,舍己顧家,幾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傾注于工作和家庭關愛當中,對自己卻從來不苛求什么。
他經常說:將永遠做一名有責任擔當的民警、父親、丈夫、兒子,一邊是割舍不下刑偵技術追求,一邊是對家庭的無限熱愛,這才是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的不懈追求。
責編:劉建軍
來源:法制周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