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戴煬 李文成 吳揚)5月24日,雙峰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,某果園承包主在自家果園架設捕鳥網捕鳥。接警后,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展開調查。
經查,4月中旬,果園承包主萬某為了保護果園中果樹的幼果免遭鳥的啄食,在明知架網捕鳥違法的情況下,仍然圍繞果園架設了長約900米,高約10米的捕鳥網。
民警在捕鳥網上現場解救了6只鳥,另在萬某家中查獲了10只鳥,并依法拆除了捕鳥網。經相關專家鑒定,16只鳥中的13只為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,分別為3只紅尾伯勞(Lanius cristatus)、1只白鹡鸰(Motacilla alba)、1只金翅雀(Carduelis sinica)、8只斑鳩(Streptopelia);另3只為非國家保護野生動物,分別為1只烏鶇(Turdus merula)和2只雀形目(Passeriformes)鳥類,建議生態(tài)資源補償費用為4200元。
目前,萬某因涉嫌非法狩獵罪被雙峰縣公安局依法立案偵查。
警方提醒
野生鳥類在快速飛翔中無法識別幾乎細不可見的捕鳥網,鳥類一旦撞上便被纏住,無法脫身,直至死亡。捕鳥網對鳥類種群具有滅絕性打擊,極大的危害了生態(tài)安全。
雙峰縣已經全縣禁獵,在本縣進行非法狩獵,破壞野生動物資源,將觸犯刑法構成犯罪。希望廣大群眾通過以上案例認識到捕鳥是違法犯罪行為,不僅存在被刑事制裁的風險,還可能面臨高額民事賠償風險。希望大家提高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,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(tài)平衡,推進雙峰縣生態(tài)文明建設。
普法時刻
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禁止獵捕野生動物的通告(湘政函【2018】79號)規(guī)定:
湖南省禁獵(捕)期:自2018年8月1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。
禁獵(捕)區(qū)域:全省行政區(qū)域。
禁獵(捕)物種:列入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》、《湖南省地方重點保護名錄》和《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(tài)、科學、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》的野生動物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》第二十四條規(guī)定:
禁止使用毒藥、爆炸物、電擊或者電子誘捕裝置以及獵套、獵夾、地槍、排銃等工具進行獵捕,禁止使用夜間照明行獵、殲滅性圍獵、搗毀巢穴、火攻、煙熏、網捕等方法進行獵捕,但因科學研究確需網捕、電子誘捕的除外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三百四十一條規(guī)定:
【危害珍貴、瀕危野生動物罪】非法獵捕、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、瀕危野生動物的,或者非法收購、運輸、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、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罰金;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;情節(jié)特別嚴重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。
【非法狩獵罪】違反狩獵法規(guī),在禁獵區(qū)、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、方法進行狩獵,破壞野生動物資源,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罰金。
【非法獵捕、收購、運輸、出售陸生野生動物罪】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(guī),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、收購、運輸、出售第一款規(guī)定以外的在野外環(huán)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,情節(jié)嚴重的,依照前款的規(guī)定處罰。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法制周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