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楊小文 李萍麗) 近日,由蘇仙區(qū)檢察院起訴的一起非法狩獵10只畫眉、4只棕頭雅雀,危害珍貴、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獲公開宣判。被告人劉某甲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、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;被告人劉某乙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;另劉某甲、劉某乙連帶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和修復費三萬元。
2021年11月22日中午,劉某甲、劉某乙來到郴州市蘇仙區(qū)一山林中,利用攜帶的誘捕裝置捕獲鳥類14只,其中10只為畫眉鳥,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;4只為棕頭雅雀,系湖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。
蘇仙區(qū)檢察院經審查認為,被告人劉某甲、劉某乙違反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規(guī),在禁獵區(qū)、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、方法非法獵捕野生動物,其行為已涉嫌危害珍貴、瀕危野生動物罪、非法狩獵罪;同時劉某甲、劉某乙非法獵捕的行為致6只畫眉鳥死亡,造成國家野生動物資源的損失,危害了社會公共利益,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。因此,以被告人劉某甲、劉某乙涉嫌危害珍貴、瀕危野生動物罪、非法狩獵罪向蘇仙區(qū)法院提起公訴,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。
蘇仙區(qū)法院審理后,根據(jù)被告人劉某甲、劉某乙的犯罪事實、情節(jié)、對社會危害程度及悔罪表現(xiàn),遂作出了上述判決。
宣判后,被告人劉某甲、劉某乙均服判,并已主動履行賠償了公益訴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損失和修復費3萬元。
檢察官提示:
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,是自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,保護野生動物、維護生態(tài)平衡,不僅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發(fā)展,也是衡量一個民族、一個群體以及我們每一個人進步的重要標志。非法獵捕不僅會造成野生動物資源損失,還會影響區(qū)域性生物生態(tài)平衡。檢察官在此提醒廣大群眾,要增強法治意識、環(huán)保意識和責任意識,自覺抵制獵捕、食用野生動物行為,共同保護野生動物,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。
責編:王亞東
來源:法制周報